中國機器人創投巔峰論壇成功舉辦 波士頓動力創始人對話中國創業者
8月23日,由首鋼基金成員企業首程資本主辦、參加CAN+承辦、中關村智友研究院協辦的2024中國機器人創投巔峰論壇成功舉辦。正值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此次論壇匯集全球機器人領域的一流專家學者、頂尖投資人、先鋒創業者以及知名產業方,共同探討了機器人領域的投資機會、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等話題。論壇還揭曉了“2024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機器人公司TOP20”榜單。

張建偉:機器人和AI如何從“丑小鴨”到賦能千行百業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建偉帶來“多模態大模型與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開場演講。張建偉親歷并推動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從理論到實踐轉變。在上一個十年,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還是“丑小鴨”,如今,相關成果進入工業界賦能、工業界反向為科技提供大數據工具及應用場景的趨勢日益明顯。目前機器人在非結構環境下的應用還非常有限,存在合成數據、泛化、垂直應用等挑戰,需要進一步推動技術突破和產業深度融合。“我們關心的是創新藍海,而不是卷在紅海”,暢想未來機器人產業發展,張建偉倡導用最新的技術,創造能解決物理世界痛點的智能。

王田苗:科學家創業如何穿越硬科技孵化周期?
除了技術難點有待突破,機器人產業還面臨哪些挑戰?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從創業視角解讀了企業發展路徑上的另一重要課題,即學者創業往往會經歷的“死亡之谷”。王田苗教授指出,硬科技孵化往往會經歷從精英天才到創新創業者,再到科學企業家的周期轉變。科學家的創業優勢在于宏觀思路、高門檻科技成果和人才設備等資源支持,而在客戶思維、務實迭代思維和管理思維上則容易犯錯。

毛一年:智能機器人時代的商業化探索
無人機能否領跑智能機器人的商業化應用?美團副總裁、美團無人機業務部負責人、美團機器人研究院理事長毛一年做出了分享,美團第四代無人機已經投入使用,“空投”服務已覆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率先實現了城市復雜場景物流無人機高頻次、高密度、多天時、多天侯運行;服務可覆蓋辦公、社區、景區、應急醫療等多種場景,累計完成訂單超30萬單。同時,美團機器人研究院在機器人領域也開展了眾多的產學研聯動和創新孵化,實現科技成果到現實場景轉化的躍遷。

王鶴:為什么我們需要具身智能?
2024年,銀河通用實現天使輪融資7億元,成為具身智能賽道中國最大天使輪。北大-銀河通用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王鶴分享了對具身大模型走向通用過程的思考。正在舉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銀河通用機器人展示了對任意物體抓取的能力,驗證了其強大的通用能力。這一能力將更有利地實現其在總裝產線和物流搬運場景的整合。王鶴認為,任務通用、移動穿梭自由、跨行業能力互通、零代碼部署是具身智能的四大,也是我們需要具身智能的核心原因。

圓桌“創業局”:2025年將成具身智能商用元年?
中關村智友研究院理事兼院長助理安冉以“機器人2.0時代場景落地展望”開啟了“創業局”圓桌論壇。大規模場景落地還要多久?王鶴對國內企業的階段成果表示了樂觀,展望藥店、車廠等場景有望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并從B端延伸到C端。帕西尼感知創始人&CEO許晉誠認為,國內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技術已處在領先水平,但仍在制約場景落地。
鈦虎科技創始人&CTO易港認為,人形的可靠性必須比汽車還要高,上游供應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明年上半年將會有商業場景的初步落地。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強調物理世界數據不足是核心問題,具身智能泛化的change moment尚未到來;但未來領先的機器人公司只會在中美產生,1個特斯拉+4個中國公司將構成TOP5格局。

圓桌“投資局”:具身智能熱潮下的冷思考
在“投資局”圓桌論壇,首程控股執委、首程資本總裁葉芊領銜了“具身智能投資熱潮下的冷思考”話題探討。無限基金SEE Fund管理合伙人馬麟指出,一定的泡沫可以提升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但投資機構則需警惕泡沫、冷靜、震蕩的周期。藍馳創投合伙人曹巍對企業提出建議,在技術維度上向上“卷”是走出行業競爭的路徑之一,要爭做中國原創、全球領先。
哪些要素可以支撐企業穿越周期?馬麟表示單靠融資穿越周期的企業已經不再有了,更關注企業家和科學家的結合。清水灣基金總經理段譽提出了年輕人(學習能力)、真問題(消費或產業問題)、創業者(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創造性解決問題)三個關鍵詞。

張一鳴:A股投資機會在供應鏈
國盛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張一鳴從二級市場角度進行了機器人商業化和泛化能力的分析。未來的科技方向中,最引人矚目的仍是智能生產中的人形機器人。他認同黃仁勛對“機器人是AI和執行器以及傳感器的結合”的判斷,肯定了核心零部件投資的價值。張一鳴對Optimus執行器進行了成本拆分,提出A股的主要投資機會在供應鏈,并指出執行器、靈巧手、減速器等方面的投資建議。

Marc Raibert中國首行,對話機器人創業者
2024中國機器人創投巔峰論壇也是波士頓動力創始人馬克·雷伯特(Marc Raibert)第一次中國行的第一站。
Marc與明星初創企業星海圖聯合創始人&CEO高繼揚探討了中美兩國對具身智能及其發展路徑的認知。相對于具身智能概念,Marc更傾向于從運動AI和認知AI的維度定義機器人。隨著機器人的發展,硬件的地位逐漸超過了AI,也產生了把AI認知能力結合進來的需求。
高繼揚認為在未來可預見的幾年,人形機器人仍會是最受歡迎的領域。Marc同樣認可人形機器人在代替危險工作和填補勞動力不足的價值,雖然近期很難產生直接的利潤,但其本身作為一個技術難題去攻克是非常有價值的。

“2024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機器人公司TOP20”名單重磅發布
隨著2024上半年人形機器人持續引領資本風潮,具身智能熱度、應用拓展寬度、未來潛力深度等話題引發了市場對下一個明星企業的期待。
“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機器人公司TOP20”從100多家優質項目中脫穎而出,評選過程歷經50余家投資機構提報推薦、機構票選、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環節,最終產生獲獎名單。榜單從市場潛力、競爭優勢、技術壁壘、商業模式、團隊能力等多個維度呈現了當前國內機器人產業市場熱點和發展風向。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孔磊、京津翼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院長金勤獻為獲獎企業頒發獎杯。
以下為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星海圖、逐際動力、星塵智能、智元機器人、穹徹智能、星動紀元、術銳機器人、有鹿機器人、小雨智造、擎朗智能、云鯨智能、未磁科技、柏惠維康、知行機器人、光輪智能、鈦虎機器人、坤維科技、因時機器人。
頂級創投方齊聚優秀項目研討
當天上午,機器人優秀項目研討會以閉門形式成功舉辦。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加速進化、松延動力、無界智慧、享刻智能、環峻科技、刻行時空、程天科技、柏惠維康、愛博合創等10家明星初創企業創始團隊分享了企業創新成果及未來發展規劃。
雅瑞資本、無限基金SEE Fund、京國瑞基金、清水灣基金、明勢資本、小苗朗程、英諾天使、華創資本、首鋼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負責人應邀出席,并于項目創始團隊深入互動交流。
- 上一篇:習近平:致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賀信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