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機器人大賽—共融機器人挑戰賽
一、競賽介紹
世界機器人大賽(World Robot Contest)自2015年起已成功舉辦了7屆,共吸引了全球20余個國家近20萬名選手參賽,通過多年的積淀成長,大賽體系不斷完善、競賽內容不斷豐富、參賽規模不斷提升,已發展成為國內外影響廣泛的機器人領域官方專業賽事,被各大主流媒體廣泛贊譽為機器人界的“奧林匹克”。
“共融機器人挑戰賽”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指導下,圍繞人-機-環境共融的機器人基礎理論和設計方法,于2018年開始舉辦。比賽以“人-機-環境共融”為主題,通過機械、信息、力學和醫學等多學科交叉競賽內容,重點考察從事共融機器人技術研究的科研機構、高校、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科研成果。旨在推動科研團隊在剛-柔-軟耦合柔順結構設計與動力學、多模態環境感知與人體互適應協作、群體智能與分布式機器人操作系統、人-機-環境多模態感知與自然交互等方面進行創新性研究,并為該領域的科研技術人員打造一個同場競技、共同交流及展示的全新平臺。
2022年第五屆競賽將繼續以“人-機-環境共融”為主題,強調共融機器人技術在智能制造、國防救援、智能感知和智能人機交互四方面的實際應用,突出機器人與人協同、交互以及機器人與機器人融合感知的技術特點,匯聚“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的創新成果,繼續為我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發展提供源頭創新思路與科學支撐,以促進我國智能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的研發能力與人才培養。
二、競賽組織架構
1.指導單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主辦單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
? 中國電子學會
3.聯合主辦單位
? 清華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天津大學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北京大數據先進技術研究院協同創新項目部
? 天津(濱海)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4.承辦單位
? 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交互專家委員會
? 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分會
?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器人分會
5.賽事支持單位
? 北京七鑫易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本次大賽聯合主辦、承辦、協辦及支持、合作單位等,將根據賽事組織的需要,更新增補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
6.專家委員會
組 長:丁 漢
成 員:高 峰,侯增廣,胡瑞敏,胡衛建,樊瑜波,
江 磊,劉辛軍,李貽斌,蘇 波,史元春,宋愛國,
石光明,山世光,陶 波,譚華春,謝 叻,熊 蓉,
王啟寧,印二威,趙 杰,趙 京,朱向陽,張 濤。
(按姓氏順序排名)
為確保賽事的專業性和尖端性,大賽專家組名單會根據賽事組織籌備過程增補政府、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等專家、領導及合作伙伴。
三、競賽內容
(一) 創新創意組
1.比賽目的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支持下,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科研團隊創新熱情,展示科研團隊的創新研究成果,促進科研團隊的科技成果轉化,“共融機器人挑戰賽”設置創新創意組,重點考察參賽團隊針對共融機器人技術的創意思想。
2.比賽內容
(1)協作機器人
(2)特種機器人
(3)智能感知
(4)智能人機交互
(5)其他
3.競賽規則規程
競賽規則及規程請參考附件:創新創意組規則規程。
(二)協作機器人組
1.比賽目的
當前,大多數智能制造領域的機器人只適用于特定的產品和單一重復的工作環境,而且不能完全實現人機互動協同。協作機器人在生產線上能夠比工業機器人更加靈活的作業,并在沒有安全防護措施的條件下與人類協同工作,同時也可以在某些領域代替人類崗位獨立高效的完成作業,協作機器人的研發和創新將給人類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本次比賽將重點考察科研團隊對于協作機器人的基本技術及其智能性、共融性等特性的算法優化水平,并展示該領域內科研團隊的最高水平。為完善、豐富比賽內容,從多維度考察協作機械臂的技術特性并探討展示其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2.比賽內容
比賽現場準備標準參賽物料,分單臂、雙機/雙臂兩種協作機器人,每種四個難度,難度依次增加。參賽賽隊在規定時間內選擇任務完成,組別不限,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得分。
(1)單臂
任務 1(定點裝配)元器件裝配
任務 2(視覺+搬運)元器件歸納:
任務 3(視覺+搬運+算法)漢諾塔:
任務 4(人機協同)——協同組裝
(2)雙機/雙臂協同
任務 1(雙機/雙臂協同作業)空中組裝:
任務 2(視覺+雙機/雙臂協同作業)空中組裝:
任務 3(視覺+雙機/雙臂協同作業)空中擰螺絲
任務 4(人與雙機/雙臂協同)物料接送分揀
3.競賽規則規程
競賽規則及規程請參考附件:協作機器人組競賽規則規程
共融機器人挑戰賽協作機器人組評分細則:點擊下載
(三)特種機器人組
1、比賽目的
特種機器人以其靈活性及智能性的特點,是代替人進入特殊危險環境中作業的首選。在災后復雜場景中,特種機器人作為輔助救援的智能設備,在危險環境下搜索、定位并發現生命跡象,輔助制定救援方案,是救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我國目前爆發的“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中,特種機器人以其無人性、靈活性、智能性等特點,也可替代人類完成一部分工作,減少人與傳染源接觸得病的風險。考慮到災后環境中,危險復雜場景中的救援目標搜索以及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為兩項重點工作,本組別比賽將以特種機器人在災后環境中的應用為主題,突出人-機-環境三者間共同融合的技術特點,通過參賽機器人在復雜場景中克服障礙搜索救援目標并完成測溫、消毒等任務,探討特種機器人技術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前景及相關應用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深入考察特種機器人的自主性、靈活性、智能性、功能性、協同性、搜索效率、搜索準確性等特性,以推動科研團隊在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究。
2、比賽內容
任務1:復雜地形機動任務
任務2:測繪偵察任務
任務3:運輸作業任務
3、競賽規則規程
競賽規則及規程請參考附件:特種機器人組競賽規則規程。
(四)智能感知組
1、比賽目的
機器人信息感知通常以目標識別與定位為目的,精確的視/聽覺識別和定位是人-機-環境共融的關鍵。中國電子學會機器人互操作標準定義了機器人之間數據(信息)通信協議,刻畫了聲源定位、聲源追蹤、視覺對象重構等應用示例,可以支撐人-機-環境共融下醫院、學校等封閉空間和街道、公園等開放空間中的廣泛應用。通過協作感知(視/聽覺)比賽將推動視/聽覺感知核心技術的深入研究與人-機-環境共融的廣泛應用。
2、比賽內容
比賽使用相同性能的比賽機器人。比賽機器人在一個指定的工作區獨立完成相關復雜任務。此次比賽共分4個任務:視覺感知、視覺定位、聲音感知、聲音定位。每個任務設置規定任務時間,參賽機器人根據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自主識別并完成任務,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和時間消耗,獲取盡可能高的分數。
3、競賽規則規程
競賽規則及規程請參考附件:智能感知組競賽規則規程。
(五)智能人機交互組
1、比賽目的
人機交互是連接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的橋梁,也是實現人機混合智能的關鍵。智能人機交互技術從人機交互范式設計入手,通過綜合運用多元自然媒介交互、人機智能協同應用、人因工程等技術構建人機自然互動框架,提高人機融合“感知-認知-決策-行動”能力,實現人對智能機器及其集群的高效調度與操控,進而拓展人機混合系統的應用邊界。為推進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的創新突破,推動該技術與各領域產業交流合作,滿足人們對軍事、醫療、養老、康復、娛樂等多樣化的需求,實現該領域與各行業的跨越融合發展。
2、比賽內容
比賽由技術賽、優秀論文答辯等兩部分組成,其中技術賽分為眼動交互、手勢交互、語音交互子賽項。其中眼動交互比賽將重點考察科研團隊對于眼動追蹤的算法優化能力。手勢交互比賽主要考察手勢交互對智能家居的控制能力。語音交互比賽主要考察基于音頻、唇部圖像和面部肌電的語音交互系統的算法能力。優秀論文賽主要面向所有從事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的科研團隊,論文內容涉及語音交互、眼動交互和手勢交互等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的算法和應用系統。具體比賽內容如下:
(1) 技術賽
(1.1)眼動交互
(1.2)手勢交互
(1.3)語音交互
(2) 青年論文答辯賽
3、競賽規則規程
競賽規則及規程請參附件:
(六).創新成果展示
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將綜合大賽專家組意見,邀請共融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優秀科研團隊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賽現場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各科研團隊將在本次競賽的指定區域進行成果展示,展示內容所涉及的技術是以共融機器人相關即可。例如:動力上下肢、特種機器人、協作機械臂、智能感知技術、智能人機交互技術、軟體機器人等。
從事共融機器人技術研究的高校團隊、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等均可通過官網報名大賽,經過專家組審核后,即可在比賽現場進行展示。
四、競賽時間
一、北京錦標賽
(1)創新創意組
時間:2022年8月18日-21日
地點:北京·亦莊·亦創國際會展中心
“協作機器人組、特種機器人組、智能感知組、智能人機交互組決賽”和“優秀成果展示”擬于2022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同期舉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結合競賽舉辦地疫情防控部門相關要求及審批同意后,以上各賽項的具體舉辦時間、地點等信息,將在世界機器人大賽官方網站實時公布。
五、報名要求及方式
1.報名開始時間:2022年6月1日
(1)創新創意組
報名時間:2022年6月1日-8月3日
競賽資料提交時間:2022年8月4日-10日
2.報名“2022世界機器人大賽—共融機器人挑戰賽” 將通過統一報名系統注冊并填報信息進行參賽,具體報名入口及開放時間請關注官網實時更新。
報名請點擊:報名按鈕
六、獎項說明
比賽將根據各組別比賽內容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干。具體獎項設置請參考各組別規則規程的說明。比賽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比賽獲勝及優秀團隊頒發相應榮譽證書。
七、賽事聯系人
1.賽事咨詢
聯 系 人:吳沁蕾
聯系電話:010-68600682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2.官方平臺
為方便各參賽隊了解比賽程序,組委會秘書處將會陸續在官方平臺發布相關賽事信息。
世界機器人大賽官方網站:www.tjxinxiang.cn/html/jiqirendasai/
共融機器人重大研究計劃:http://trico-robot.hust.edu.cn/
競賽官方微信公眾號:
世界機器人大賽
共融機器人